奇狐社區論壇
在這個頁面顯示本主題全部的 9 個文章

奇狐社區論壇 (http://www.chiefox.com.tw/bbs/index.php)
- 問題交流 (http://www.chiefox.com.tw/bbs/forumdisplay.php?forumid=28)
-- 如何顯示記號 (http://www.chiefox.com.tw/bbs/showthread.php?threadid=10709)


由 mori868 在 2008-11-27 05:42 發表:

如何顯示記號

以 ZIG(3,2) 為例
1: 當上漲 2% 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A
2: C>A之高點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B
3: C>B之高點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B
4: 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由 cgjj 在 2008-11-27 10:11 發表:

回覆: 如何顯示記號

引用:
最初由 mori868 發表
以 ZIG(3,2) 為例
1: 當上漲 2% 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A
2: C>A之高點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B
3: C>B之高點時 就在該支K線高點做一記號為B
4: 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

以上面文字來看
ZIG(3,2) 和 後面的您說的 1,2,3
無任何關連唷
麻煩敘述清楚


由 mori868 在 2008-11-27 10:54 發表:

有關連啦
ZIG(3,2);
第一次先求得C>漲幅2%的那支K線(1) 在此K線高點做一記號
之後若 C>K線(1) 高點 也在該K線(2)做一記號
C>K線(2) 高點 也在該K線(3)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由 cgjj 在 2008-11-27 12:07 發表:

引用:
最初由 mori868 發表
有關連啦
ZIG(3,2);
第一次先求得C>漲幅2%的那支K線(1) 在此K線高點做一記號
之後若 C>K線(1) 高點 也在該K線(2)做一記號
C>K線(2) 高點 也在該K線(3)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
怎會有關連呢?
不需 ZIG(3,2);
就能算出 C>漲幅2%的那支K線 了
接著後面的也可算

需求請解釋清楚
謝謝!


由 mori868 在 2008-11-27 13:14 發表:

引用:
最初由 cgjj 發表
怎會有關連呢?
不需 ZIG(3,2);
就能算出 C>漲幅2%的那支K線 了
接著後面的也可算

需求請解釋清楚
謝謝!


這樣表達是否可以
漲幅:(c/TROUGH(3,2,1)-1)*100,PRECISION2;
第一次先求得C>漲幅2%的那支K線(1) 在此K線高點做一記號
之後若 C>K線(1) 高點 也在該K線(2)做一記號
C>K線(2) 高點 也在該K線(3)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由 mori868 在 2008-11-28 09:25 發表:

引用:
最初由 mori868 發表
這樣表達是否可以
漲幅:(c/TROUGH(3,2,1)-1)*100,PRECISION2;
第一次先求得C>漲幅2%的那支K線(1) 在此K線高點做一記號
之後若 C>K線(1) 高點 也在該K線(2)做一記號
C>K線(2) 高點 也在該K線(3)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期望您的幫忙賜教


由 cgjj 在 2008-11-28 09:48 發表:

引用:
最初由 mori868 發表
這樣表達是否可以
漲幅:(c/TROUGH(3,2,1)-1)*100,PRECISION2;
第一次先求得C>漲幅2%的那支K線(1) 在此K線高點做一記號
之後若 C>K線(1) 高點 也在該K線(2)做一記號
C>K線(2) 高點 也在該K線(3)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
C>漲幅2%的那支K線

1.這句語意不明, 可以有非常多種解釋方法
2.Close是價位, 漲幅是% 無法用 大於 比較


由 mori868 在 2008-11-28 10:23 發表:

引用:
最初由 cgjj 發表
C>漲幅2%的那支K線

1.這句語意不明, 可以有非常多種解釋方法
2.Close是價位, 漲幅是% 無法用 大於 比較


以台指期為例
設 TROUGH(3,2,1)=0 是4000點 漲2%是80點
1: 假使C>4080 的那支K線為A 就在A的高點做一記號
2: 之後C>A的高點的那支K線為B 就在B的高點做一記號
其餘類推
敬請賜教 謝謝


由 peter109 在 2008-11-28 12:32 發表:

// 答非所問

Z1:TROUGH(3,2,1);
Z2:PEAK(3,2,1);
p1:BARSLAST(Z1<>ref(Z1,1));
p2:BARSLAST(Z2<>ref(Z2,1));

ZF1:=(C/Z1-1)*100;
ZF2:=(C/Z2-1)*100;

T2:=ZF2>=2 AND ref(ZF2,1)<2;
s2:=count(T2,P2+1)=1;
p3:=BARSLAST(T2 AND S2);
cT2:=ref(H,P3);

T3:=cross(C,cT2);
s3:=count(T3,P3+1)=1;
P4:=BARSLAST(T3 AND S3);
cT3:=ref(H,P4);

T4:=cross(C,cT3);
s4:=count(T4,P4+1)=1;
P5:=BARSLAST(T4 AND S4);
DRAWTEXT(P1<P2 AND T2 AND S2,H,'1'),pxup30,colorWHITE;
DRAWTEXT(P1<P2 AND P3>P4 AND T3 AND S3,H,'2'),pxup30,colorYELLOW;
DRAWTEXT(P1<P2 AND P2>P3 AND P3>P4 AND P4>P5 AND T4 AND S4,H,'3'),pxup30,colorMAGENTA;

__________________
至誠能勝天下至偽
至拙能勝天下至巧


全部時間均為台灣時間, 現在時間為16:37
在這個頁面顯示本主題全部的 9 個文章


Powered by: vBulletin Version 2.3.0 - Copyright©2000-, Jelsoft Enterprises Limited.

簡愛洋行 製作 Copyright 2003-. All Rights Reserved.